不是非得走进远山深处,才能听到心灵和自然的低喃;不是非得留在八街九陌,才能看到文明与生活的交融。普洱,在人间烟火中把时光凝固,将美好留住。
“夜听普洱”用声音带你打卡普洱,在细碎的光影间寻找纯粹,在神秘的森林里留下足迹,在茶马古道传来的阵阵茶香中明白,普洱,可不只是普洱。
本期夜听普洱
(相关资料图)
跟大家分享的是
《孔雀曾经开屏的茶马古驿站》
据传,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磨黑镇孔雀屏茶马古驿站,曾经有孔雀栖息、繁衍,是一个孔雀曾经开屏的古驿站,因此得名孔雀屏。
这座因茶马古道而出名的古驿站,曾经日住马帮几十队、几百人马,对于它,我早已久闻其名。在一个周末,好友带我们走进这个地方,走进如今的磨黑镇孔雀屏村民小组。
走进四面高山兀立、森林茂盛、溪水潺湲、池塘如镜的孔雀屏古驿站,几十户村民祖祖辈辈过着与世无争、知足常乐的生活,呼吸着清新空气,享受着绿色生态的食物,是一个康养福地。
在孔雀屏,满眼群山杂树葱绿,肃穆中生机盎然,村子古道边随处是金灿灿的肿柄菊,还有许多种叫不上名字的野花恣意怒放着。我们随意漫步浏览,村寨沐浴在宁静祥和里,山川森林镀着金色的明媚,湛蓝的天空白云几朵,青翠的山林倒映在坝塘水面,鱼儿冷不防地跃出水面,搅动起一圈圈涟漪,山峦和树林等景物滚动摇晃着,一幅美轮美奂的乡村田园景色展现眼前。我沉浸在繁花似锦、鸟鸣山幽的祥和氛围里,陶醉在古朴、宁静的景色里。
茶马古道从孔雀屏穿村而过,通往昆明、成都、西安、太原等地。孔雀屏以路为街,房子沿古道两边一字排开并形成小街市,长约百余米,古道一律选用大块青石板镶铺,坚硬耐磨,在上下坡弯道处仍然可见深凹的马蹄印。
徜徉在孔雀屏曲径细长的街巷里,能看到孔雀屏的建筑几乎是两层檐翘角土木或砖石结构楼房,梁柱斗榫、青瓦、红土基墙;门窗精雕吉祥动植物;地基、院场用打磨方条石拌石灰镶砌;正门都有风雨门廊,壮观气派;柱脚石或方或扁圆雕有猛兽云纹;台阶、走廊用青条石铺设,刻有防滑斜纹,轻拭清晰可鉴,还有斑驳的墙体显出沧桑感。
孔雀屏驿站凡是开马店的人家,都会在大门前的门槛下镶上长约1.5米,宽约80厘米的青石板,以此显示家境的富裕程度,同时防止骡马进出门时踏坏了门前的路面,这样的“条石板”如今在孔雀屏依然随处可见。
听孔雀屏几位耄耋老人讲述,孔雀屏曾经80%住户都是开马店的商户,拥有43家马店,每一家马店均可容纳30至50匹骡马食宿。至今多处房子都保持着原有的马店格局,还能分出哪里是供人住宿的“上店”,哪里是牲口歇息的“下店”。老人们回忆起他们小时候常见绿孔雀、白孔雀成群栖息在田间、苞谷地、池塘边,会悄悄地趴在草丛偷看孔雀求偶斗艳的情景,孔雀开屏时羽毛张开像打开的大扇子,五颜六色的尾翎似闪耀迷人的彩环,经常几只孔雀一齐张开大彩扇十分好看。而如今随着时间的流逝,孔雀屏中却再也见不到这些美丽的孔雀。
孔雀屏的故事还很多,我看到和听到的虽是零碎花絮,但它折射的却是关于茶马古道的历史文化……
人生如驿站,孔雀屏只是我遇到的众多驿站之一,在这方清净的驿站中,我感受到的不只是茶马古道悠久的文化,还有自然馈赠的美景。孔雀屏风景如画、别有洞天,无须吹牛夸耀,宁洱县磨黑镇这个叫孔雀屏的古驿站村落,值得去看一看。